影视传播中负面因素对大学生
思想道德的影响及对策
口 袁智忠
摘 要:近年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西方思潮的负面因素影响,影视创作与传播出现了诸如暴力色情泛
化、人性表现片面化等误区,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高校德育应坚持德育
生活化、全 g.4Jc~正面疏导,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各种影视作品和影视现象。
关键词:影视;大学生;思想道德;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968(2008)07—0072—02
近年来,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和西方思潮的影响,影视创 年来,影视传播呈现出暴力化、色情化倾向,其负面影响主
作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误区,如 《大鸿米店》《盲井》《色 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是影像暴力诱发学生的暴力冲动。
戒》一类作品裸、露、脱甚至“床戏”等色情场面频频出现, 近年来的影视创作和传播,不少作品表现出过度的暴力倾
《流星花园》《英雄》《血色湘西》等作品血腥、暴力镜头不断, 象。暴力影像和视众的暴力行为联系十分密切甚至普泛。
而像被禁止播放的影片《蓝风筝》、电视剧《林海雪原》等作 《流星花园》在部分地方台播出后,引发了许多学生模仿,山
品则是人物形象塑造严重偏离事实,还有一些谍战剧和反 东太原某中学校园5名男生模仿剧中人物F4,在校内打骂
特剧除了暴力还一味追求猎奇、惊恐、刺激和怪异。这些影 学生、辱骂老师、调戏女生,被该校师生戏称为“春秋五霸”。
视剧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很大,给高校德育带来了一定的 马加爵案发后,办案人员在其计算机中找到不少极其暴力
挑战。因此,从学理角度清理其负面影响及表征,反思和寻 的影视作品,有报道指出其杀害被害人的残暴的作案方式
找应对之策十分必要和迫切。 也是受了影视作品的启发。二是影视作品过度的性暗示、性
一
、 影视传播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的负面影响 展示甚至直接的性描写,对大学生性观念、性行为影响巨
1.“浅智化”及人文关怀意识淡漠。“影视传播与纸媒 大,甚至促成大学生的性泛滥,如《大鸿米店》《银饰》《盲井》
一 样是单向传播,受众永远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影视传播 《盲山》《苹果》《色戒》等作品。视听影像是一种富于诱惑性
由于是点与点的连接,培养人点性思维,或说跳跃性思维, 的强力传媒,其道德影响力和毁灭力都不容低估。
长期接触影视传播的人跳跃式想象力丰富,但逻辑思维能 3.历史误读与英雄消解。一是导致对历史的片面认识
力较弱。”[q{v8 -82)关于电视普及所带来的“浅智化”,美国、日 和误读。马克思主义历来主张 “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
”
本等西方学者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所警觉,日本甚至有 一 。 但我国影视作品近年来除了“戏说”潮,还出现一股“人
学者喊出了“砸烂电视”的口号。到今天,在媒体视觉化和影 性”“真实”之流,对历史的述说有失偏颇,如《活着》《蓝风
像化的后现代语境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他们大都是在看 筝》《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等作品。
电视、玩电脑游戏中长大成人的,他们看名著的时间非常有 还有不少戏说历史和背离马克思主义的影视作品如 《走向
限。“只‘看’不‘读’不仅成为普通人的习惯,在学校上学的 共和》《大唐歌飞》,特别是前期热映的《色戒》,或是对历史
学生在‘多媒体教学’时代,学习知识也越来靠‘看’不靠 予以误读和戏说,或是追捧弗洛伊德学说,以表现性和色作
‘读’。这种现象不只应当引起教育界的重视,更应当引起全 为艺术标榜,消解政治,消解正义。二是英雄人物塑造粗痞
社会的重视。” t)同时,这种不利于受众深度思考的单向 化、庸俗化,消解英雄崇拜。一部分影视作品完全以人性代
传播,更导致了大学生人文素养的衰减和人文关怀意识的 替阶级性和政治性,对英雄人物予以粗痞化、庸俗化塑造。
淡薄。“在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的环境下,现代世俗伦理不 如《林海雪原》《红色恋人》《色戒》等作品,由于过分片面挖
断降低价值目标和道德标准,正当合理的规范化诉求逐步 掘人性,使正面人物的英雄性被大大地消解。电视剧《林海
掩盖甚至替代了人类对卓越与崇高的美德追求。缺乏终极 雪原》把一个扎根在当代中国无数读者和观众心中数十年
价值关怀成了现代人普遍的道德缺失,因之也成了现代社 的战争英雄杨子荣庸俗化和丑陋化,将其塑造为一个不修
会最稀有的道德精神资源。”[3D7) 边幅、满VI脏话、素质低下的形象,使理应为大学生所期待
2.暴力冲动与性泛滥。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表明,青少 和渴盼的英雄形象被消解,甚至走向反面。
年时期是一个人意志、品格、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如果过 二、高校德育应对影视传播负面影响之对策
多接触暴力和色情影像,其受到的负面影响势必很大。但近 1.影视创作和传播必须坚持“三性原则”,必须正确对
2008.7 学校党建与器螺教育
待商业票房和收视率。“三性原则”即思想性、艺术性、观赏 《色戒》等作品为了所谓的“人性”“真实~创新”,为了票房
性,是1996年长沙电影工作会议确定的指导中国影视生产 和收视率,不惜对英雄人物予以 “粗痞化”“庸俗化”“色情
和发展的科学决策。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影视的发展 化”的刻画和描写。只有这样,历史题材影视剧才会创造出
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艰难阵痛和蜕变。处 影视编导、观众和历史学家共同认可的“历史真实”和“艺术
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影视产业,许多问题都尚在摸索,有待进 真实”,帮助和诱导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影视受众艺术
一 步规范和成熟。与此对应,当前整个社会市场机制以及观 化、影像化地认识历史,获取历史的养料。
影大众的文化素养、接受态度、审美水准等都需要不断调整 3.高校影视德育“全息化”。所谓全息化,本指对事物
和引导。票房和收视率固然是影视的生命线,但如何看待票 所在空间的全部信息予以处理和控制。本文借助这一概念,
房和收视率还包含着价值观、道德观等问题。十余载实践证 意指把影视德育纳入高校教学、管理、生活的整个体系之
明,“三性原则”仍应是影视创作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和大 中。由于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大量受到影像文化的熏陶和
众公认的影视作品评价标准。为了票房和收视率而片面追 浸润,各种影视现象、影视作品、影视人物、影视景观对他们
求观赏性,必然导致背离“三性原则”,走向低俗化,走向暴 的学习、生活包括人生抉择都有极大的影响。尤其是欧美国
力化和过度性展示,走向所谓“人性化”的误区。此外,要建 家那些渗透宗教精神和国家意识的作品,对大学生尚在发
立与国际接轨的影视分级制度。影视作品的质量监控和播 育、尚未完全定型的心智很容易产生激荡和冲击,并不断诱
出命运由贯彻主流意识形态的影视审查委员会等部门和机 使其背离道德责任,超越道德底线。因此,针对上述影视现
构把握和决定,既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原则的需要,也是建设 象,面对影像传播网络化、多元化态势,高校德育工作应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所必须。为此,影视人应该也必须以党和 势利导,从艺术层面积极地进行正面引导。借助思想政治理
国家的最高利益为前提,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论课、借助素质教育讲座,借助班主任、辅导员,动员一切可
为指导,紧扣“三性原则”,积极创造服务大众、满足大众健 能的资源和手段“全息化”、生活化地传授相关知识,包括影
康的精神审美需求的影视文化产品。 视文化、影视鉴赏理论和方法等,指导学生艺术地而非庸俗
2.影视创作和传播要继承和弘扬民族优良的道德文化 地接受影视作品,看待各种影视现象。其次,把影视德育最
传统和伦理精神。要正确对待历史,正确表现英雄人物,努 大可能地融人到各门专业课程之中,融人到每位教师的教
力创建社会主义先进的影视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伦 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之中。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涉及文学、
理性文化,这种伦理性具有尊师孝亲、修身自律、勤劳节俭 音乐、美术、历史、政治、经济、管理、物理、化学等各学科。好
等一整套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同时, 莱坞的一位制片人表示:好莱坞拍摄一部影片,平均需要动
又因为这些观念和价值追求,从而使中华民族具有了强大 用246个不同行业的人员共同协作,方能完成一部影片的
的凝聚力和亲合力。从整个人类发展史来看,伦理、道德是 摄制,不要说文学、音乐、美术、戏剧影视、广播电视等文学、
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上述各种影视现象以及乱情、乱 艺术问题,就是历史专业、化学专业方面的问题也很多。此
性、乱伦等“三乱”影视作品的传播,既有悖于社会主义文艺 外,“全息化”还包括建构科学的影视教育课程体系,正确认
精神,又有悖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和伦理精神,若不及时叫 识和处理影视德育与其它课程的多种联系和密切的相关性
停,予以正面引导,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 等。简而言之,就是要在学生心灵深处建立起全面有效的德
大影视观众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而导致 育机制,抵制影视传播的不良影响,促进学生道德成人、精
社会秩序的紊乱。至于一些历史题材影视剧,由于编导的历 神成人。
史观、艺术观等原因,在对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方面所 参考文献:
涉及的影视与历史的关系,多年来学术界都存在争论,在创 [1】袁智忠.影视传播概论[M1.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作上也存在不同的表现派别,诸如正史剧、野史剧、戏说剧 [2】盛希贵.影像传播概论[M1.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等。但就理论层面来说,笔者认为,只要是涉及到实有的历 [3】万俊人.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史事实和历史人物的影视剧,不论走何种表现路线,都应该 社.2005.
以历史事实为基础,以学术界公认的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据, [4]杨国安.色情文化批判[M1.群众
- VIP免费下载
- 下载文档
- 收藏
- 分享 赏
- 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