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成了“最无前途的十个中国城市”之一。
这个发现的源头要追溯到9月26日,从那天开始,知名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叶檀陆续发表了系列文章《我眼中最无前途的十个中国城市》,前后共4篇,最后一篇发布于10月25日。
她所列出的十个“我眼中最无前途的中国城市”分别是长春、哈尔滨、沈阳、兰州、大同、洛阳、南昌、温州、唐山、大连。
(叶檀 知名财经评论员、财经专栏作家)
一个城市有没有“前途”
如何评定?
这一点,作者叶檀在其文章中有说明,她筛选的标准有三:
首先,是人才是否大量输出到外地,“当地有想法、有实力的人率先出走,给当地留下一地鸡毛。”
其次,是一个城市只有几个大企业主导,市场意识落后,“父母热衷于逼迫子女考公务员、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从进入的第一天就可以看到退休的那一天。”
第三,是人均财富占有量低,教育相对不发达,相应的消费数据也较低。
那么
所谓“没前途”的城市
究竟问题出在哪里?
在叶女士的文章中,长春的问题主要在于“汽车制造等重工业衰落”,哈尔滨的问题是“人口严重流出”,沈阳的问题是“重化工业过剩”,大连的问题是“存在较严重的贫富分化”,唐山的问题是“产能过剩”。
兰州的问题是“没有培养出大型民企”,洛阳的问题是“城市定位不清晰”,南昌的问题是“小农思想严重,官场生态和民间信用不好,而且高铁不发达”。温州的问题是“城市缺乏规划,基建不太好”
“影射”东北衰落的电影《钢的琴》
看到这里,不知道您是否也有一样的感觉:
我们小岛,在很多情况和特质,都和上述这些所谓“没前途的城市”有诸多类似。
那么不妨套用叶女士的评定标准,
简单的给秦皇岛把把脉:
看看小岛是否算是有前途的城市
秦皇岛是人才
大量流失的城市吗?
在《秦皇岛统计局》的官网上我们找到这样一组数据↓↓
2015年末秦皇岛市常住人口307.3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7万人。出生人口2.71万人,人口出生率为 8.81‰;死亡人口1.8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5.8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 2.93‰,比上年下降2.05个千分点。
从表面的数据看,秦皇岛的常住人口量是小有增长的。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秦皇岛的人才没有流失?好像不是的,以笔者周边同龄人为例,他们大部份在完成学业后会选择去一线城市打拼,独有的地理优势也让秦皇岛人更容易成为“京漂”。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小岛的人口是增长的呢?”
答案也许在这里→秦皇岛到底有多少东北人?
秦皇岛的市场意识
落后吗?
关于企业主导、市场意识,这也许需要有足够专业的市场认识才能说个清楚。但如若问:秦皇岛的父母是否热衷于逼迫子女考公务员、进入国有大中型企业呢?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因为这种现象,在你我身边,绝对不少。
来看看《秦皇岛人社局》的数据↓↓
2016年秦皇岛市计划招录公务员163人,其中选调生36人。另代国税、地税系统招录66人。3月23日至3月31日报名期间,共有5627人报考秦皇岛市公务员岗位,实际审核通过5322人,最终确认缴费4856人。报考人数与岗位录取人数(计划招录)的比例高达30:1
(国考的考场门外)
为什么大家都如此执着的想考公务员呢?因为在不少小岛的家长们眼中,公务员、事业编、医生、教师、护士……这些才是“正经”和“体面”的工作。
很多大学刚毕业/没毕业,二十出头的秦皇岛年轻人,自己还没有想清楚未来要走哪一条路,就已经被父母疯狂地洗脑考公了。
最后
秦皇岛的人均财富
占有量低吗?
除了人均财富占有量低(翻译:穷)之外,秦皇岛是否教育落后,消费数据低?
这个问题就不多说了,因为……我们都懂的。
呃,依据叶女士的方法分析到这里,
我们大概可以做出结论:
秦皇岛,似乎看来也没啥前途。
但是,问题来了。
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原有区域发展不均衡确实会有新的表现,但仅仅以几个简单指标就断定一个城市或地区没有前途,显然是不负责任而且没有根据的。
事实上,很多所谓“失落”的城市都有着独特优势,而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格局也必将为“将差距变为潜力”提供根本环境。
所以,从目前来看也许秦皇岛是一个发展相对落后的城市,
但说秦皇岛没“前途”,小岛人不服。
请允许我们,讲几个事实: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小岛的中心城市发展定位之一是“京津冀辐射东北的节点城市”,这背后折射的正是秦皇岛的地缘价值。
时至今日,秦皇岛依然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东北老重工业基地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此外,秦皇岛还是渤海湾中条件最好的能源运输港之一。
据2015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交通运输部印发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交通一体化规划》,要建成北京、天津、石家庄、唐山、秦皇岛5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一个城市一旦成为了交通枢纽,那么机会就会纷至沓来。
秦皇岛还是京唐秦发展轴上的重要节点城市,这条自西南向东北走向的轴线未来一定要与东北城市群相贯通,成为两大城市群互联互通的核心轴线,秦皇岛恰恰又是东北与华北的交汇点。因此,秦皇岛的兴衰就不再是其一城之事,而是影响着一条跨区域产业轴线的未来。
优质的生态自然资源
良好的气候,优质的海岸线以及密集的旅游资源,让秦皇岛在京津冀乃至北方都有较强的竞争力。
据秦皇岛政府发布的资料显示,其全市森林覆盖率4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3平方米,是国家级园林城市。
境内汇集了山、海、关、城、湖、温泉、湿地等多类型的旅游资源。其中,包括沙细滩缓、水清潮平的163公里海岸线;绵延入海、雄伟神奇的250公里古长城;还有各种鸟类近450种,是世界四大观鸟地之一;莲蓬山、长寿山、祖山景区清幽秀美,老龙头、天下第一关、北戴河名人别墅等享誉海内外。
未来的“北京新城”
秦皇岛市政府将计划在北戴河新区规划50—100平方公里的“北京新城”。用于容纳北京转移过来的教育科研、卫生医疗、体育休闲、文化创意及高新技术产业项目。
对于新区的定位,官方表述为:打造国际高端旅游休闲目的地、国家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区、首都经济圈海岸中央商务区、首都现代服务业集中承载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六个承接平台,建设极具滨海特色、田园风光的“北京新城”。
从表述上来看,新区的定位意图鲜明的指向了秦皇岛欲与北京同城化的发展策略。试图吸引北京中高端消费群体、投资机构、高新产业乃至文、教、医机构,构建起北京“后花园”。
作为既具带动作用又有样本价值的三大新区之一,北戴河新区必将推动秦皇岛向更加利好的方向发展。
然后,说说人才的问题
目前大家的共识是:
秦皇岛的人才,目前外流严重;
外地的人才,很少选择来秦皇岛。
这里不想在分析原因,只想说秦皇岛做的一些举措: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吸引更多海内外优秀人才来秦皇岛市创业创新,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由政府分别给予30万元和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进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时间超过半年并通过考核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的生活和工作经费资助。
除了重金招才引智,以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为牵引,秦皇岛合作共建一批科技园区来集聚高端人才。
中关村海淀园秦皇岛分园已引进82家企业入驻,秦皇岛(中科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基地第三批项目已成功转化……从挨踢男到程序猿,再也不必去北上广了,小岛就有你们施展才华的舞台~
结语
无论是历史还是当下,
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拥有最早的国家级开发区的小岛,
多年来似乎没什么变化。
以至于我们都有个错觉:
秦皇岛,发展真慢。
可是,
秦皇岛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独一无二的区位因素,
以及正确的方向定位和政策给养,
当然还更离不开无数秦皇岛人的艰苦奋斗
……
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们深信,秦皇岛未来可期。
你觉得,
秦皇岛是个有前途的城市吗?
------------
评论功能已开放,欢迎吐槽!
不管秦皇岛怎样都是我的家。
我们每天评选出一位最佳段子手,奖励是价值40元的集发观光园门票1张!
责任编辑:料木木
法律顾问:白延伍律师
更多精彩,请长按并扫描上面二维码 ↑ 加关注
支持我们就多分享我们的文章吧,这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
我要投稿点这里!
↓ ↓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