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
杭州市认真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作部署,加快推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秉承城市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整合城市治理各领域的数据资源,构建互联互通的一体化系统,完善城市运行机制,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有效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风险防控水平,有力推进城市治理“一网统管”。
一、念好“统”字诀,强化集约高效建设
杭州市坚持“集中、高效、一体化”的建设路径,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化基础,最大程度整合管理资源,加强资源共享、成果共享,实现有效精简、统筹建设。
(一)统筹建设,打造全市统一平台
按照“整合、共享、节约”的原则,以数字城管为基础,依托城市大脑城管系统,整合原有的行业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等资源,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城市运管服平台,既避免了重复建设,又有利于数据集中。同时,建成了视频流媒体服务中心、GIS 服务中心、LBS 服务中心、物联网平台、AI 智能算法平台等统一的基础服务平台,供全市城管系统统一调用,提升城管信息化配套支撑水平,避免各起炉灶、资源浪费。
(二)统一标准,打造全市规范平台
针对各行业系统界面五花八门、不成体系的问题,印发《杭州市城管系统信息化项目统一建设规范》,对信息化驾驶舱 UI 设计、工作台上架发布、事件中枢对接、物联网对接、用户体系对接、视频算法调用、地图服务调用等进行明确,城市运管服平台所有应用界面都必须按照带有“城管蓝”标识的界面框架进行建设,必须添加系统页面水印,形成城管“统一制服”。同时,通过数据运行安全管理平台,对数据调用进行监控,强化安全审计和数据留痕,实现数据信息防篡改、可追溯,提升数据安全管理水平。
2021 年 4 月 28 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新闻发布会
(三)统揽资源,打造全市数据平台
通过建设城市管理数据资源中心,制定城市管理对象数据标准,将全市分布在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级的154 亿余条“碎片化”的城市运行管理服务数据“串珠成链”,实现系统互联和数据融合,彻底解决数据无法实时同步、信息无法互通的痛点,推进数据共享利用。在此基础上,打造“城管数字驾驶舱”,实现对城市污水处理量、供水量、管道燃气销售量、垃圾处置量、数字城管及时解决率、公共自行车租用量、停车指数、道路照明率等城市运行实时数据的“一屏展示”,以“一网打尽”“一目了然”“一钻到底”的方式,全面反映杭州的城市管理实时运行状况。
二、念好“精”字诀,深化应用场景建设
立足杭州实际,在完成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规定动作的同时,开展特色场景建设,重点建设了指挥协调、行业应用、公众服务、运行监测等模块,推进城市治理的整体智治、高效协同。
(一)聚焦指挥协调,构建综合指挥体系
建立“平战结合”的工作机制,平时,以“数字城管”为基础,围绕城市的“四化”(即洁化、绿化、亮化、序化)开展城市长效管理。杭州数字城管运行 16 年来,建立了问题快速发现、高效处置、客观评价的闭合回路,实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置和第一时间解决”,并加快推进数字城管覆盖面积、涵盖内容和参与单位等维度的“横向、纵向”发展,加速形成全市数字城管运行标准“一体化”。目前覆盖面积已达 799.99 平方公里,涵盖 14 个区县市和 75 个建制镇,实现全市建成区全覆盖 ;全市共有 1311 名采集员对 12大类 284 小类问题进行不间断巡查,日均可发现问题 1.5 万余件,问题及时解决率为 98.26%。紧急时刻,依托城市管理综合指挥平台,形成了市区协同、部门协作、政企联动的指挥体系,一旦发生紧急事件,可以通过“一部手机”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基本实现了指令“秒”级到达,处置“分”级实施,结果“时”级反馈,保障城市安全稳定运行。平台自上线运行以来,已获取各类紧急事件信息 6000 余件,经过研判后启动路面沉降、管道破裂、疫情防控等应急响应 100余件,均及时妥善处置,消除安全隐患。
(二)聚焦智能监管,拓展行业应用场景
通过杭州城市大脑城管系统建设,深化市政设施、河道水设施、市容景观、轨道公用、环卫固废、综合执法等行业应用,并在城市运管服平台中集成应用,提升行业智能化管理水平。
1. 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
杭州市率先搭建全国首个城市级停车系统,围绕“管理、服务、付费、决策、运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全市停车资源的统一接入、动态发布和综合利用,助力破解停车难。一是首次摸清全市泊位资源现状,并按照“应接尽接、可接尽接”原则,实时归集全市停车场库数据,打破停车场库之间的“信息孤岛”,为市民提供“全市一个停车场”的体验。目前已接入停车场库 5000 余个、停车泊位 140 余万个。二是针对车主离场经常遇到的多次扫码、频繁付费、长时间等待等“离场难”问题,推出“先离场后付费”服务,全市已有 3580 余个停车场库、76.8 万泊位开通,累计为市民提供服务 9900 多万次,以每次停车能节省 30 秒计算,累计节省80 多万小时离场等待时间。三是基于停车系统汇聚的海量停车数据,打通了各个停车场的泊位空闲资源,缓解一边是“停车难”,一边是“没车停”的现状。通过全市车位“一点达”,发布停车场库泊位忙闲信息,市民点点手机就可以提前寻找合适的空闲泊位。运行以来,杭州全市泊位周转率从 1.6 提升到 1.9,停车泊位利用率提升 18.75%,相当于释放了约 24万个停车位,每个车位造价按 1 万计算,节省资金 24 亿元。
2. 打造全市户外广告“一个画面”
在全国首先提出户外电子屏“联网、联控、联播”管控的设想,开展户外电子屏应用平台建设,让户外大屏像数字电视一样,用“一个机顶盒”实现后台统一管控。一是定制式联网。针对户外大屏分布分散、型号多样、多头管理等复杂问题,逐个攻破技术难关,做到了“个性定制”式的联网。二是预审式联控。借助现有的数字电视播控安全技术手段,对大屏的播放内容进行技术审核,并且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直接管控,最大程度避免插播事故的发生。三是集中式联播。发挥户外大屏的新媒体“第四端”作用,在重要节庆及重大政治活动期间,可以第一时间传达党中央的声音,做到“同一座城市、同一种声音、同一个画面”。目前已接入电子屏 197 块。
3. 打造全市照明亮化“一把闸刀”
杭州实行景观照明和路灯照明统一管理以来,通过智慧照明信息系统建设,依托 5000 余套“一把闸刀”终端,“一把闸刀”既可以通过平台下发指令,实现景观灯集中启闭,也可进行“菜单式”选择,点对点启闭受控区域和建筑的景观灯。同时,通过平台可以精细化管理控制单灯改造区域内的每杆路灯,并可根据周边环境个性化设置路灯照度等参数,实现路灯照明增亮降耗,较好提升照明工程品质、效率和运行管理水平,形成全市景观亮灯和功能性照明的“同一幅画卷”。
4. 打造全市统一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服务平台
为解决只有垃圾总量而缺少明细所带来的责任模糊、管理粗放等问题,杭州市通过推广垃圾清运车车载称重系统,进一步压实责任,缩小计量单位,并逐步攻克动态称重精确度不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打造全市统一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平台,实现对全市域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其他垃圾等分类垃圾的“全链条、全流程、全方位”监管,并创新应用区块链技术,将第三方回收交易数据上链,确保数据真实可信。
5. 在其他智慧化场景建设方面
紧盯城管难题,通过对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应用,以信息智慧化助推管理精细化,加快对城市管理热难点问题的破解。一是建设全市统一的工程渣土监管服务平台。从根源上打破渣土市场供求双方信息壁垒,畅通交易渠道,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服务与交易服务,方便市场主体及时了解全市渣土供需情况、市场行情、市场动态,实现渣土交易透明化,提升整体市场营商环境 ;从手段上提升渣土业务监管水平,利用 AI 智能设备感知实现渣土从出土、运输、消纳的全流程监管,为管理部门提供违规预警、移动巡查、大数据分析等管理功能,并建立渣土评价体系,打造更清晰直观的联动监管机制。二是建设公共慢行交通管理平台。平台接入全市各单车企业的运营管理数据,通过平台,实时监控市场上投放单车数量,根据各单车企业运营情况,调整企业的单车投放份额,实现对全市单车投放的总量控制 ;建立集中检查机制,城管执法人员通过手机小程序对企业备案车辆开展扫码检查,监督企业严格按照份额投放车辆。三是建设“非现场执法应用”。杭州市已有 7 座桥梁安装超限车辆检测系统,能够在全天 24 小时、不限车速的情况下,实现对各种正常行驶车辆的动态称重和抓拍,并在检测点显示提醒,执法人员无需现场蹲守,就可以在当事人“零口供”的情况下,完成对超限车辆的执法查处,全天候保障城市桥梁安全运行。
杭州城市风貌——湖滨 (摄影 :胡鉴)
杭州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三)聚焦实时监测,助推城市安全运行
杭州市以智能传感器为触角,初步构建涵盖地下、地面、立面、空中等多层面立体化的智能监管体系,现已安装物联感知设备 10 万余套,通过联网成片、及时预警,提升城市可预知、能判断、快处置的响应能力。比如,在市政监管方面,正在逐步实现桥梁、隧道等城市基础设施状态的主动感知和实时监控 ;在河道水设施监管方面,基本实现对城市河道水位、水质的实时监测和闸泵站的智能化管理 ;在固废监管方面,推进垃圾处置场所自动称重计量、垃圾清运车车载称重等在线监测 ;在市容景观方面,加强路灯单灯控制和广告牌坠落自动监测。
(四)聚焦共治共享,提升公众服务体验
紧扣市民关注的热难点问题,丰富便民服务应用,形成平台统一、渠道多样的城市管理公众服务体系。
1. 拓展“贴心城管”应用
杭州市自 2014 年 4 月推出“贴心城管”应用,从解决市民身边的小事入手,集成了 14 个网上办事模块,实现了城管事项“掌上办”。比如,推出了在线犬证申办,市民只要坐在家里通过手机上传办理材料,工作人员就会上门检验犬只,证件做好以后直接快递到家,从原来的起码跑 3 次变成现在的一次都不用跑,用便捷办事提升市民文明养犬意识;此外,还推出了找车位、找便民服务点、垂钓点查询等一系列特色服务功能,广受市民欢迎。自上线以来,共响应市民服务需求超过 1.5 亿次。
2. 打造城市治理有奖举报平台
为强化社会共治,2021 年 4 月,杭州市创新推出城市治理有奖举报平台,平台制定了 10 大领域 85 类问题的标准,主要受理市民关于“危害公共安全、侵害公共利益、损害公共环境”行为的举报,通过“有奖”的形式,拓展了信息获取渠道,激发了市民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一些重、大、急、险问题得到快速发现和解决,已有 150 余起重大安全隐患事件得到妥善处置。运行以来,已有 3.8 万人参与举报,共收到市民举报 46 万件,发放奖励金额 156 万元。
杭州城市大脑停车系统电子引导屏
杭州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 综合指挥系统
三、念好“通”字诀,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一)组建城市管理指挥保障中心
按照构建“大城管”工作格局要求,成立杭州市城市管理指挥保障中心,负责全市城市管理日常运行的指挥协调和紧急突发事件的指挥保障,构建部门协同合作、指挥顺畅、运行高效的城市管理工作体系,履行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调度和监督考核职能,并对各区(县、市)、市直属部门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二)建立全市贯通的运行管理机制
一是健全综合协调机制。成立了杭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联席会议,下设杭州数字城管工作协调小组。建立了以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城市管理工作协调机制,加强统筹协调、监督检查和考核奖惩。二是健全综合评价机制。加强对城区城市运行情况的综合评价,围绕“市政设施、房屋建筑、交通设施、人员密集区域、群众获得感”和“干净、整洁、有序、群众满意度”等核心指标,定期开展城市运管服自评价工作。三是健全监督指挥机制。按照“一级指挥、二级派遣”的原则,明确各级网络单位职责,依托市、区两级数字城管协同工作平台,加强市级行业部门指导作用,强化数据分析研判,形成“市区协同、部门联合、源头治理”的指挥协调机制。
(三)形成全市贯通的理论和制度成果
杭州市参与了《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等15 部国标、行标、地标的编制工作,分享了市建设城市运管服平台的成功做法和经验,为技术标准的编制提供了参照模型。围绕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还修订出台了《杭州市城市治理有奖举报平台建设运行工作方案》《杭州市城市治理有奖举报平台立结案规范》《杭州市城市治理有奖举报平台市民激励方案》等一系列规范制度,提炼典型做法,固化上升为制度机制,形成了一套成熟定型、具有辨识度的制度规范体系。
下一步,杭州市将以亚运保障为契机,结合省数字化改革工作,围绕城市运行安全高效健康、城市管理干净整洁有序、为民服务精准精细精致的目标,全力推进具有杭州特色的城市运管服平台建设,形成即时感知、主动研判、科学决策、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新型治理形态,持续提高城市整体智治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原文见《城乡建设》2022年第7期第49~52页
供稿单位:杭州市城市管理局
编 辑:张 璐
三里河路9号每周播报第二期
小编说两刊:城市管理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