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
公司于2006年6月获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二级学科硕士点,并于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0年获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着重研究计算机科学理论与技术及其在相关领域的应用。现有数据智能与软件工程、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智能计算与数据挖掘、网络计算与物联网应用四个研究团队、分别建有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高性能计算实验室、农牧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实验室和通信与物联网实验室,其中农牧业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实验室为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公司团队队伍年龄、职称结构合理。学院现有教授9人、副教授22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3人。公司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科技重点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自治区、教育部、农业部等部门立项的科学研究项目50多项;获得了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的、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严谨科学态度和敬业精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特点与学校学科优势,本学位授权点将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等多种学科有机融合,开展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和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探索农牧业领域中信息的获取、有效组织形式和处理技术,解决农牧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相关问题。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主要研究方向
(1)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
模式识别与智能信息处理方向主要研究图像处理及模式识别的理论与技术,通过并行计算与大数据挖掘等智能信息处理手段,进行农牧业智能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开展面向过程控制的生物、环境数据的自动采集与信息处理集成系统研究,针对自治区农牧业产业特点,在牛乳细胞识别、牧草及种子识别、农畜产品检测等领域开展应用研究。
(2)智能计算与数据挖掘
智能计算与数据挖掘方向主要研究基于集群系统的云计算、物联网、图论计算、计算智能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针对自治区经济发展特点和学校以农为主的学科优势,开展基于云平台的水资源任务调度算法、基因匹配优化算法、群体智能算法、基于物联网的数据采集处理与挖掘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
(3)数据智能与知识发现
数据智能与知识发现方向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面向农牧业领域针对生物信息大数据、草原生态环境大数据等,开展大数据异构融合与治理、数据挖掘分析、数据可视化的研究;基于知识图谱开展文本大数据分析、处理、建模及知识发现的研究,并形成面向农牧业应用的智能系统。
(4)网络计算与物联网应用
网络计算与物联网应用方向主要研究互联网与物联网应用方面的理论与技术。面向自治区特点及发展特色,开展光网络规划、大数据中心网络任务调度和负载均衡等问题的建模及优化算法的研究;结合农牧业生产需求,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业设施环境调控、蒙古文动物医学教学资源库及云服务平台建设等应用技术研究。